模擬人 替代人 超越人
發布時間: 2015-03-27 14:22:03
新東網智能客服“破冰”呼叫中心人資難題!
我國的企業客服呼叫中心大約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發展。作為現代高端服務業的一種,客服呼叫中心就是一個提供客戶與企業溝通,實現客戶價值突出的資源平臺;是一個運用高科技信息化技術快速便捷服務客戶的系統。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客服呼叫中心普及門檻的降低、企業經營對客服意識的提升、勞動力成本的節節攀升,導致如今各行各業的客服呼叫中心都問題重重。
根據市場調查,問題均指向——“人”:服務水平參差不齊、服務質量不夠穩定、服務效力比較低下。
例如一些規模較大的公司,員工在1000人左右,呼叫坐席100人左右,任務主要是接聽客服熱線,受理客戶的業務咨詢、投訴及建議,他們面臨的窘境是:人員流失率高、人工成本高、招聘很難;再例如一些微型企業,問題更緊迫,成都某租賃汽車服務公司,員工僅有50人,呼叫中心坐席大概10人以下,任務是處理客戶投訴和維護客戶關系,他們的問題是服務水平不齊、培訓水平低下、管理難度高,急需在服務能力、流程管理中尋求新的支持和幫扶。
能否找到一類產品能有效解決不同客戶遇到的問題,起到模擬人、替代人、超越人去解決頻繁機械式的呼入服務工作?
新東網智能客服產品從2014年開始投入四川電信使用,它通過對用戶語音識別去理解判斷用戶服務請求,通過近似真人的聲音與用戶溝通,并進行業務處理,最終反饋服務結果。它通過對業務流程的改造,能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分流業務話務量,從而實現降低成本,提高客服滿意度。
那么如何實現“模擬人、替代人、超越人”?新東網產品經理介紹說,“模擬”就是通過聽的能力、理解能力、說的能力、寫的能力四大能力的技術及應用,初步實現對“人”工作的模仿;“替代”就是通過對呼入話務的梳理及相應功能設計,然后基于四大能力實現對企業業務流的貫穿,實現替代“人”的工作;“超越”就是7×24小時全天候不間斷地客服服務工作,實現超越“人”的工作。
智能客服要模擬人,就要具備自然人的特質:“聽、理解、讀”。新東網智能客服產品采用的技術均屬業內前沿。
采用語音識別技術(ASR)將客戶語音中的詞匯內容轉換為智能客服可識別的文字,或者二進制代碼,能識別客戶在說什么,實現耳朵的功能;
采用語音理解技術(NLU),將客戶的語言文字進行語言意圖的匹配,理解客戶說出的需求,同時根據當前的分配,交互規則,反饋相應有效的信息,實現大腦的功能;
采用語音合成技術,將信息庫的文字信息轉變為可以聽得懂的、流利的漢語口語,讓客戶聽懂,實現了嘴巴的功能。
當然,最終想替代人,則需要更高級的智能化信息處理、分配和交互系統,也就是實現“手寫”功能和處理業務功能。實現這一功能的核心技術是由新東網自行研發的,獨一無二的i-SCE系統。
新東網智能客服產品自2014年6月起在四川電信正式運營。目前,各項數據皆取得較大突破。業務查詢方面:從2014年6月上線到2014年12月,7個月累計呼叫量472萬,服務客戶數348萬,客戶數月均值50萬,有效地進行了話務分流;在導航時間方面,改用智能客服后,導航時間由按鍵IVR的時間96秒降低22秒,提高客戶感知;在平均服務時長方面,智能客服平均為80秒,而人工服務時長平均為93秒,大大提高了服務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