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網ETC卡 智慧行車一路暢通
發布時間: 2016-01-08 10:24:17
智慧ETC 暢行天下
不停車電子收費系統(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System,簡稱ETC )是目前世界上先進的路橋收費系統,通過“車載電子標簽+IC卡”與ETC專用車道內的微波設備進行通訊,實現車輛不停車支付高速公路通行費功能的全自動收費系統。
ETC系統通過安裝于車輛上的車載裝置和安裝在收費站車道上的天線之間進行無線通信和信息交換,主要由車輛自動識別系統、中心管理系統和其他輔助設施等組成。其中,車輛自動識別系統有車載單元(On board unit,OBU),又稱應答器(Transponder)或電子標簽(Tag)、路邊單元(Road side unit,RSU)、環路感應器等組成。
ETC構成圖
車載單元(OBU),又稱電子標簽,是安裝在車輛前擋風上的一個小盒,可以插卡。車主辦理了ETC卡后,將卡插入設備的卡槽,在通行ETC車道時,可以通過OBU自動識別、記錄車輛信息,自動抬桿放行,并在下高速時從卡中扣除通行費。
路邊單元(RSU)安裝于收費站旁,環路感應器安裝于車道地面下,中心管理系統有大型數據庫,存儲大量注冊車輛和用戶的信息。當車輛通過收費站口時,環路感應器感知車輛,RSU發出詢問信號,OBU做出響應,并進行雙向通信和數據交換;中心管理系統獲取車輛識別信息,如汽車ID號、車型等信息,與數據庫中相應信息進行比較判斷,根據不同的情況來控制管理系統產生的不同動作,如計算機收費管理系統從該車的預付款項賬戶中扣除此次應交的過路費,或送出指令給其它輔助設施工作。(注:其它輔助設施如違章車輛攝像系統、自動控制欄桿或其它障礙、交通顯示設備。)
車載單元(OBU)
新東網ETC卡 助力交通信息化
發展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具有重大意義:
1、提高高速公路管理與服務水平
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可緩解局部路網區域的交通阻塞,提高通行效率,減少通行費流失與工作人員的工作量。當電子收費范圍和用戶數量發展到一定水平時,將會大大減少高速公路的管理運營成本。
2、促進交通信息化發展
在聯網收費環境下發展ETC收費系統,可將各種信息源整后提供適用于公路事件檢測、擁擠預測及運行時間預測等綜合運行信息、管理信息、規劃建設信息,甚至發布誘導信息等服務;加強對注冊用戶的管理與服務,發展誠信用戶。同時,ETC還可以與GPS、GIS相結合,提升高速公路交通運輸管理與服務的效率和水平,更好地發展我國智能運輸體系,推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信息化交通體系技術的發展。
3、解決因大交通而產生的道路阻塞問題
據測算,現有封閉式收費系統出口最大通行能力為180輛/小時/車道,在交通量較大的情況下該收費系統已然成為道路的瓶頸,而單純靠增加收費站車道數也只能解決交通阻塞的一時之需,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交通量的發展需要。同時,受征地、建設等條件的制約,從長遠發展來看,ETC無疑是有效的解決途徑。
4、有利于減排環保
ETC全國聯網不僅可以有效貫通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讓城際間交流貿易更密切,讓更多經濟圈相連,還可以大大減少資源消耗,降低環境污染。實驗證明,ETC可使車輛減少因排隊而頻繁啟動、剎車的次數。據估算,我國ETC耗油節省量約為6500萬升,平均每年能源節約效益約為4.3億元。以目前交易量預估,每年治理環境污染的投資建設費用就可節約1.5億元。經環保部門的評價測算,每萬次ETC交易可節約314升燃油消耗,減少56千克各類污染物排放。
5、有利于開拓行業空間
在車場管理中,提高出入口車輛通行效率迫在眉睫。傳統停車場管理系統中人工和半人工按鍵取卡、出口繳費的流程,進出一次停車場僅在出入口的時間就需要耗費近1分鐘,如遇重大活動或高峰時段,不少停車場經常出現長時間排隊現象。而ETC停車場則能夠緩解停車場高峰時期車輛進出的壓力,從而減輕部分道路的交通壓力。此外,ETC智能停車場管理系統集感應智能卡技術、計算機網絡、視頻監控、圖像識別與處理及自動控制技術于一體,采用含安全性高的CPU卡有源電子標簽,既擁有“高富帥”的形象,又能確保支付結算的安全性,成為受人擁戴的新型停車場管理模式。
新東網ETC卡產品符合《中國金融集成電路(IC)卡規范 V2.0/3.0》、《交通部不停車收費系統ETC規范》,分為儲值卡和記賬卡2種,目前已在各地成功發行近百萬張。面向新的行業需求,新東網致力與合作卡廠一同推動ETC卡片在多個行業的應用,不斷推出新的產品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