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大咖秀】陳英:打怪升級 勇往直前
發布時間: 2017-03-20 14:40:12
玩游戲要升級,需要玩家去打怪,累積金幣和經驗,擁有更多的裝備,進而不斷地升級。而在工作中又何嘗不是一次次打怪升級呢?剛畢業時,要找到一個好工作是一次打怪升級;后來,事業上升發展又是另一次打怪升級。今天要說的這位主人公也是一位“升級打怪的游戲玩家”——新東網華中區項目管理負責人(以下簡稱PMO)兼質量經理。
和大多數初出茅廬的畢業生一樣,剛畢業時,陳英感到十分迷茫,換了幾份工作,也經歷了一些小挫折,但同時,她又帶著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沖勁兒。她表示自己從小學習能力極強,凡事喜歡較真,細心敏銳,記憶力好,平時讀書看報就喜歡找錯別字、喜歡玩大家來找茬等、甚至在超市購物時懷疑電腦結算的準確性而習慣提前心算出價格。陳英在姐姐的幫助下,綜合分析了自己的各項性格特征及與專業所學,最后決定去從事軟件測試工作。在2008年,她加入了新東網,正式開啟了軟件測試員的職業之旅。
初做軟件測試時,一旦找出功能本身的BUG,就會非常欣喜。然而陳英發現這只是最基本的,如果系統測試質量要提高,就必須去發現他人未發現的BUG、發現耦合功能BUG并給出修復建議做好跟進。再接著她又發現做好功能性測試,也并不等于測試完成。因為系統是一個整體并非單個的功能在獨立運轉,當功能集合在一起后需要依托不同的軟件環境運行,那么不同軟件環境下的UI和瀏覽器兼容性測試也是必不可少的。
做軟件測試時因為對交付物的要求不同,陳英也曾與項目經理、研發人員等發生不少摩擦。在扛起測試任務的同時,要催研發的進度、與研發PK測試出來的問題是否為BUG、與需求人員PK需求是否合理、與項目經理PK測試出來的問題、又要考慮到需求未涉及但是不優化直接交付用戶的體驗感,還要考慮到上線后會否被用戶投訴等等,而這些方方面面的碰撞,一開始要各崗位上的人員認同確實很困難。陳英琢磨了許久,把問題與產生的影響都做好記錄,并積累經驗總結,進行分享,經過長期的努力,也逐漸獲得大家的理解與支持。
在軟件測試員的道路上,陳英不斷地踐行著“從點到面,從面到深”的理論,一步一個腳印地做著軟件測試的工作。
但當軟件測試工作已經做得足夠完美的時候,還是可能面臨著服務器宕機、惡意攻擊和信息篡改等層出不窮的問題。此時的陳英,開始思索測試工作做的好是不是就代表系統的質量好呢?然而遠非如此簡單,系統質量的保證并非簡單的保證軟件部分的測試。
除了軟件部分的測試外,性能測試能夠映射出系統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因為軟件部分的某個SQL寫法不佳,或者硬件部分的某個參數配置的不合理導致的宕機問題。而安全性測試或檢查也是保證系統良好運行的關鍵,若系統存在安全隱患被人惡意攻擊甚至做信息篡改,那么客戶的信息甚至財產安全都會受到威脅,又拿什么和客戶談質量呢?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一方面,求索思變的精神使陳英不再滿足當前的工作現狀;而另一方面,新東網在產品質量上不斷地精益求精的精神也驅動著她向前沖。軟件質量對于企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要把好質量關,則需從流程入手,針對項目過程制定出相對標準的過程規范,以及過程參與者的崗位規范,并根據每個過程輸出數據及時作出預警和應對策略,主動地去把控過程質量,最終推進系統整體質量達到預設的質量標準。
當“打怪升級”成功轉型為質量經理后,陳英也進一步在“打怪”的路上勇往直前。她不僅要熟悉行業內常見的研發過程有哪些,以及這些過程的流程規范;更要清楚地定位公司目前現狀需要使用到哪些研發過程,并針對這些研發過程結合行業要求、內部要求、客戶要求制定出相應的過程標準;此外,對待數據還必須高度敏感,過程輸出的各種數據,不符合項到底是人為不達標還是標準本身制定的有問題,需要進行分析和總結,人為問題導致的不符合項需要進行預警并給出建議解決方案,過程標準制定有問題的部分則需要進行必要的過程標準改進,最終的目的都是保證研發過程的良性推進。
在新東網,軟件質量保證被視為生命線。陳英坦言在推廣公司質量體系時也會遇到不少的難處。質量體系落到實處是研發過程,而研發人員對質量管理過程認知不足,并且還可能產生抵觸心理。陳英總是對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絕不會因為“項目太小沒必要”、“沒有時間沒法配合”等問題就打退堂鼓。正如她所說:“一定要從全局觀出發,再輔以實際案例分享,讓研發人員充分認識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要性。”
對于下一階段質量管理工作,陳英認為當前的人員配備已經不能滿足業務發展需求,引進專業的質量管理人員,構建完備的質量管理團隊,終極目標是擴大市場占有率,提高客戶滿意度以及降低開發成本,從而使企業獲得超額利潤。
如果說作為質量經理,陳英是軟件質量保證的幕后英雄,同時她還肩負著PMO的使命。在“打怪”的路上,步履不停。雖說PMO是為了服務項目而生,但同時也是從企業的戰略層面出發進行管理,從企業的角度合理分配優化企業內可共享的資源。相對而言,面臨挑戰比質量管理更多,承受的壓力也就更大。
在企業內部,PMO通常是對公司正在進行的所有項目有全面了解的部門。PMO需要提供組織內項目管理的支撐環境,如統一的項目實施流程、通用的文檔模板、項目管理系統等;培養項目管理人員;掌握了所有項目的信息和績效數據,必要時通過績效數據可以實時對項目作出相應的預警,并協助項目經理解決績效問題;了解項目經理資源情況,對于有疑問問題的項目經理,可以通過集中項目管理專家來分享溝通,解決問題,共同成長。
未來,在PMO工作中,陳英希望自己更深入到項目中,了解項目經理在做項目管理過程中的問題,總結心得體會;另一方面也希望最大限度的挖掘項目管理專家資源并做好自我提升和學習,為項目經理提供咨詢和培訓服務,真正做到“站得高,看得遠,影響更多人”。
“刀子嘴,豆腐心”、“研發人員都很‘怕’她的”、“雷厲風行”……在同事們眼中,陳英有些嚴厲,對待工作十分嚴謹認真。對此陳英笑稱,自己確實經常“唱黑臉”,也常“得罪人”,但都是基于工作原則,本著為項目,為質量考慮的角度,也希望大家能夠理解與支持。
“輕松無隔閡,沒有任何領導架子,自由發揮卻不松散,賞罰分明”是陳英的管理理念。同時,她還強調該完成的工作團隊成員絲毫不能松懈,該遵守的制度也必定要遵守。